《昆侖神宮》劇情簡介
本劇改編自天下霸唱小說《鬼吹燈之昆侖神宮》,主要圍繞著“格薩爾王”中傳說的魔國冰川水晶屍展開。
香港古董商明叔為了尋找《格薩爾王》中傳說的魔國冰川水晶屍,便雇請胡八一(潘粵明 飾)、王凱旋(薑超 飾)、Shirley楊(張雨綺 飾)等三位摸金校尉入藏尋找,從而開啟了一段古墓探險之旅。
《昆侖神宮》相關視頻
-
8.0
一門三司令
2012
國產
簡介: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時期,在江東由一門三司令為核心,演繹了一場異彩紛呈的生與死,愛與恨史詩般的悲壯傳奇。
三司令係同胞兄弟,大哥楊天東是八路軍蟒山縱隊的司令,活躍於漢江畔;楊天伯行二,任國民黨江東城防司令;楊天鴻幺小,原職江東城防司令錢國棟侍衛長,後擔特別行動隊‘司令’。楊門顯赫,上溯四百年,為抗擊倭寇,楊家四十七人為國捐軀赴難,明朝皇帝禦旨建立鐫刻“一門忠烈”;“萬古流芳”,“千秋忠義”字樣的三座石牌坊。如今三牌坊已成人所仰止的人文景觀。
一九四四年,國共商定在江東掀起一場“盾牌”行動,意在拖牽、阻截日軍池田旅團,使其不能增援太平洋戰區。重慶方麵派盟軍代表湯姆遜、國防部機要參謀林娜攜該行動的具體實施方案,赴江東向國共雙方高級指揮員傳達協調。
時任江東城防司令的是錢國棟。他帶人前往與盟軍代表和林娜接洽的途中,突遭一夥不明身份人的襲擊,衛兵全部戰死,錢國棟...
-
2.0
一年又一年
1999
國產
簡介:故事從1978年講起,陳福生(滕汝駿 飾)是一名電影放映員,育有一子名為陳煥(許亞軍 飾)。幹部林漢民(韓小磊 飾)是陳福生的鄰居,而他的女兒林平平(原華 飾)和陳煥則是從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馬。在文革中,林漢民蒙冤受罰,而品學兼優的林平平亦因為父親的政治問題無緣理想中的大學,與此同時,陳煥被師範大學錄取,兩人從此漸行漸遠。
之後,林漢民的冤屈遭到了平反,之後,林平平進入了北京大學深造,而她和陳煥之間的緣分亦遭受著種種考驗。時間如流水一般靜靜流淌,在時代車輪飛速向前旋轉的同時,陳家和林家,這些小人物的命運被迫裹挾在輪下,不斷向前。
-
2.0
鯤鵬擊浪
2023
國產
簡介:該劇講述1918年毛澤東從湖南第一師範畢業到1921年參加黨的一大所曆經的心路曆程。這期間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文化運動掀起西學東漸的風潮,馬克思主義的曙光第一次照進中國,五四運動高舉起自由與民主的旗幟,軍閥混戰的硝煙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苦難……在這風雲際會的曆史舞台上,各方勢力風起雲湧,詭異的時局迷霧重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如同蕭瑟寒風中的一葉扁舟,生死存亡隻在一瞬。這幾年間,毛澤東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胸懷大誌、堅韌不拔尋找救國救民道路,從一個青年學子逐漸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該劇通過毛澤東北上尋求真理、組織青年學生赴法勤工儉學、領導湖南驅張運動、創辦《湘江評論》、開展學運工運、組建湖南共產主義小組等事件,記述了毛澤東如何在紛繁雜亂的眾多主義中尋找到馬克思主義並為之奮鬥一生的感人故事。
-
5.0
夜隼
2012
國產
簡介:《夜凖》中,宋禹飾演的“魏旭光”與黃覺飾演的“唐燁”公開的身份都是國民黨。但實為我黨地下工作人員的“魏旭光”卻有著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就是引導“唐燁”走上革命道路。戲裏,“魏旭光”對“唐燁”幾番點撥,多次掩護,並在最後為保護這個“弟子”般的人物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
2.0
夜鶯
2022
國產
簡介:1941年,某夜。時任日本駐南京派遣軍最高長官加藤鷹雄(原名:武藤一郎)來到斧頭幫(又名:三聯幫)頭目黃師爺(原名:黃四)開辦的民眾樂園夜總會參加開業慶典。並向所謂的南京“社會名流”炫耀“剿滅”南京地下黨總部的“戰績”。 而此時,在敵人圍剿中,唯一幸存的新晉地下黨同誌沈念初(化名:王一曼),由於失去了與上級組織的聯係,隻身潛入夜總。期間,一位神秘人暗中告訴王一曼加藤的所在。王一曼喬裝成酒水服務員進入加藤的包房。無意間聽到了加藤和美國商人比爾正在談論石油交易的事宜。原來加藤從中國搜羅了十噸黃金存放在東亞銀行,準備私下向美國商人購買石油,用於支持戰爭消耗。
-
9.0
夜雨霏霏
2004
國產
簡介:午夜2點,玫瑰園小區附近突然響起槍聲,市外貿局長裘成貴倒在血泊裏,市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朱光奉命接手此案,公安局長南平卻收回命令,要朱光把案子交給副支隊長史金浩負責。
市長鄭群的女兒、朱光的妻子鄭麗瑤得知朱光接手這樁大案後十分高興,她認為這是丈夫立功受獎和職務提升的大好機會。不料事情很快發生了變化。裘成貴死後,外貿局副局長、市長夫人賀司琴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市外貿局局長的位子,開始查裘成貴經手的賬目。
孟彩雲和朱光見麵,她說出之所以委身裘成貴,是因為父親腎壞死,急需10萬元換腎。鄭麗瑤認定是繼母賀司琴在槍殺案辦案權變更中插手,她責問市長父親。朱光勸妻子不要插手此事,鄭麗瑤卻聲稱要將此事曝光。
鄭市長批評賀司琴不要插手公安局辦案,賀司琴說她的侄女賀燕正在和史金浩熱戀,她想幫史金浩找個立功的機會。鄭麗瑤約市報記者羅菲寫了一篇文章“11·7槍殺案的背後”的文章,此...
評論